凤城太平洋神龙增压器有限公司员工正在紧张地生产。记者王卢莎摄
丹东和本精密机械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记者王卢莎
核心提示
日前,丹东市创新开展了上海、沈阳、深圳三场科技招商系列活动,全面拓展了科技创新的工作思路,积极对接先进地区的科技资源,以实现优质的科技项目和创新平台在本地区落户。
科技招商为丹东市创新发展攒足后劲,赋予了高质量发展强劲的新动能。年初以来,丹东市高新技术企业运行情况总体向好、平稳增长。前三季度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到户,总营业收入实现.3亿元,同比增长12.72%。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为贯彻落实“数字辽宁、智造强省”战略,丹东市锚定建设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创新型城市目标,强化创新引领、做好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推进实施各项工程,凝心聚力打造“数字丹东、智造强市”。
强化主体培育以科技发展厚积实力
以智能手机镜头聚焦线圈为主打产品的丹东大东线圈工程有限公司,工人密集的传统车间流水线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数台智能化生产设备。丹东市企业通过建设高质量创新平台,引导创新要素聚集,吸引高端人才聚拢,不断培育壮大科技型企业群体,促进产业升级。
创新主体是创新驱动发展的生力军,科技型企业是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的主体。长期以来,丹东市以仪器仪表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企业,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坚持创新驱动,持续专注于高新技术研发,下决心、下气力攻克一批中高端产业链环节的关键核心技术,加快推进数字化改造进程,在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领域大展拳脚,带动全市制造业转型升级。
年初以来,丹东市将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升级、扩能改造作为全市抓项目、促转型、提质量的重要抓手,市主要领导带队走访企业百余户,其中高新技术企业71户,推动了17户企业扩产扩能。丹东市科技局同步梳理出43条科研攻关、人才引进、科技金融等方面的企业需求清单,建立现有户高新技术企业包扶责任制,落实解决重点问题。
通过调研包扶高新技术企业,引导和推动存量企业扩能改造,丹东市相关部门切实为企业发展提供帮助,实现总量扩张、效益倍增,助力科技企业提质增效,做大做强实体经济。
目前,丹东市科技部门已培育辽宁光华酿造有限公司等企业成功申报丹东市高新技术企业,指导丹东长兴电器有限公司等37户企业组建实质性产学研联盟,向省科技厅推荐入库29户企业的重点科技攻关项目。
与此同时,丹东市通过深挖行业特质、加大服务力度,以培育壮大科技含量高、技术水平行业领先、效益增长稳定的高成长企业群体,推动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助力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预计到年底,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总数将超过户,较去年增长27%,总数位列全省第五位。科技型中小企业注册实现爆发式增长,预计到年底,新注册户,同比增幅达%,当年进入全国科技型中小企业库可达户左右。不仅如此,瞄准精密制造、智能化与自动化产业方向开展瞪羚、雏鹰企业培育工作取得新成效,实现跳跃式发展。预计全年新备案瞪羚企业11户,新增数同比增长%,备案总数达到16户;预计全年新备案雏鹰企业12户,总数达到53户,同比增长29%。
制定发展规划以战略眼光谋划未来
“加快推动以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创新型城市建设”是丹东市委十二届十七次全会对丹东市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提出的城市发展新定位。丹东市科技局作为《丹东市创新型城市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编制牵头部门,通过公开招标,确定由辽东学院课题组承担《规划》的编制工作。
调查研究收集相关资料余份,广泛征集22个成员单位、省科技厅、高校院所等专家意见建议余条,最终形成送审稿,共计1.9万余字……在做了大量认真细致的工作后,丹东市结合创新工作实际,对照国家、省、市各级对高质量发展的相关政策要求,并以丹东市《“十四五”国民经济发展规划》《数字丹东发展规划》等相关政策文件为基础,对规划进行精研细敲,形成了《规划》征求意见稿。
“牢牢把握科技产业变革大势、丹东振兴发展大局,围绕做好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以‘数字辽宁、智造强省’建设为载体,以培育壮大新动能为重点,以建设创新型丹东为目标,推进实施‘八大工程’,坚定走好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思路明确,丹东市全力打造创新体制优、创新导向明、创新生态好、资源集聚、充满活力的创新型城市,为辽宁建设创新型省份贡献丹东力量,奋力实现丹东振兴发展新突破。
“八个工程”夯实了《规划》保障实施的坚实基础。实施“创新主体培育工程”,通过科技型企业“双倍增”计划、“三高”企业成长计划等5项措施,全力壮大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雏鹰、瞪羚、独角兽、专精特新、知识产权优势等高质量发展企业群体,催生振兴发展新动能;实施“双链耦合促进工程”,通过抓好数字科技赋能、发展数字信息产业等措施,推进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数字赋能“老字号”,延链开发“原字号”,科学布局“新字号”,做好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思路清晰,措施到位,未来可期。
今后5年,丹东创新型城市新局面逐渐明晰。建成一批重要创新平台,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取得突破,一批科技成果落地转化……丹东的明天,基础设施日趋完善,数字化公共服务能力、智能化治理水平显著提升,基本实现社会治理现代化。
培优创新生态以有效供给增添活力
科技发展有什么样的创新羁绊,就要消除什么样的羁绊障碍;科技发展有什么样的创新需求,就要提供什么样的服务供给;科技工作者有多大的创新梦想,就要搭建多大的干事舞台。
开局之年,破题创新。厚植创新“生态圈”,还需要优化创新环境,做好顶层设计。
今年,丹东市重点推介系列科技招商活动,实现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引进人才团队,服务丹东经济发展。自7月以来,先后3次在上海、沈阳、深圳成功举办辽宁(丹东)科技招商推介会,首次以科技创新主导招商活动,通过与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全国各区域的科技企业、院校对接洽谈,深度合作,着力推进“数字辽宁、智造强省”和丹东市创新型城市建设。
通过科技招商推介会,成功签约47个重点项目,签约额达47.62亿元。科技招商搭建科技创新平台载体,引进域外项目、人才来丹东创新创业,实现丹东和先进地区科技资源的有效链接,在科技创新和人才引进方面实现新突破,有力地助推了产业转型升级。
为厚植创新的环境沃土,提前做好科技项目的谋划工作,丹东市建立科技攻关项目储备库,实施市本级科技指导计划项目入库64个。围绕智能制造、电子信息、双碳等产业方向,培育推荐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能源、交通领域等21个科研攻关项目申报入库省科技创新重大需求,17个数字领域科研攻关项目申报入库省科技创新项目,项目总研发投入达7.2亿元。
为企业“量体裁衣”提供政策支持和服务。丹东市大力开展科技企业梯度培育,建立科技型企业梯度培育库,根据企业初创期、成长期、壮大期不同阶段发展需求分类培育。今年以来,丹东组织3个批次、余户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涵盖电子信息、资源与环境等行业领域。
贯彻落实“鸭绿江英才计划”,优化创新创业环境,加速人才项目引育。吸引高水平团队带项目、带技术来丹东进行技术攻关、创办科技型企业。今年,丹东市共推荐13家企业申报省“带土移植”技术攻关团队入库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