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简单理解就是从实际出发寻找‘过河的路与桥’,打通解决林业病虫害防治的‘最后一公里’。”凤城市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站站长陈*,30多年如一日不辞辛劳地跋山涉水,用女性的细心与坚韧,精心守护着绿色山林不受病虫害侵袭。森防三十余载,她挽回林业经济损失上百亿元。
作为上世纪80年代毕业的一名农林高材生,毕业后的陈*放弃了大城市的安逸生活,选择回乡投身林业,成为穿梭在绿色林海中的“女汉子”。自参加工作30多年来,她深耕于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和检疫一线,其作品《守护青山绿水描绘最美底色》曾荣获国家级一等奖,先后荣获辽宁省森防优秀信息员、全国“最美森林医生”称号。
“山林是凤城人民赖以生存的生态屏障和生存之源,对凤城人民来说是水库、钱库和粮库,弥足珍贵。”陈*始终坚守着这一信念勇毅前行。由于当地山林分布着大量松林,年,凤城林区发生了大面积的松材线虫病。为了有效控制病虫害的蔓延,陈*爬山头,钻荆棘,日晒雨淋,披星戴月,几乎走遍了全市上百万亩松林的每一个角落。
那时,陈*组织全市各乡镇(街)发起松材线虫病综合治理,大力开展疫情调查与监测、清除病源、封锁疫区、质量监理、检疫执法等工作。经过一个周期的摸索,她整合出一套防治效果与环境保护并重的技术措施,对疫情防控实行分类施策,在病源清理的基础上开展生物预防,对松树进行注射免疫。功夫不负有心人,凤城山林里的松材线虫病最终得到有效控制,为广大林农和国有林场直接或间接挽回经济损失近亿元。
30多年来,陈*积极组织林农防治美国白蛾、松材线虫、栗山天牛、日本松干蚧、舞*蛾、杨干象、鼠害及其他突发性病虫害,防治面积达多万亩,防治率%,为凤城山区的病虫害防治工作作出了巨大贡献。
陈*记得在对美国白蛾的防治战中,林农不配合给树打药,说农药有*会*死鸡。“我们运用的是仿生药剂,对人、畜无害。”她耐心地为林农讲解仿生药剂的原理,为什么对人、畜无害,积极宣传病虫害早期症状和防治方法,经过她的不懈努力,最终得到了广大林农的理解和配合。
多年的一线工作实践让陈*在林业病虫害防治方面取得了很多学术成果。陈*参与主持的“美国白蛾周氏啮小蜂生物防治项目”荣获辽宁省科技进步二等奖。该项目实施以来,在凤城5个区域建成了美国白蛾周氏啮小蜂生物研究观测站和年生产能力达20亿头周氏啮小蜂繁蜂场,连续8年批量生产周氏啮小蜂亿多头,除供本县市及丹东地区防治美国白蛾用蜂外,还发往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和大连等地。近8年来,用此方法仅辽宁省累计防治林地美国白蛾面积达万亩,直接挽回经济损失80亿元,间接创造的生态和社会效益达百亿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