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现代化富强滨州建设要迈好第一步、见到新气象。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是,按照“事业工程化、工程责任化、责任数字化”的要求,重点实施“83”工程。“8”就是八项重点,即规划引领、国家战略、“双型”城市、产业升级、改革开放、乡村振兴、营商环境、民生保障;“3”就是每项重点工作按重大工程、重点项目、重要事项进行分解落实。
城市空间规划及专项规划引领现代化富强滨州建设
临港发展规划。明确滨州港、黄骅港、套尔河港、小清河港的定位,以“公铁水空”多式联运为基础,完善“四港联动”集疏运体系,大力发展加工制造、仓储物流、商贸服务等临港产业。临空发展规划。加快大高民用运输机场建设,重点发展航空运输、制造、培训、旅游、物流五大航空产业,打造客货并举、陆空联运、制造服务于一体的空港经济区。临海发展规划。依托凝析气田、光伏风电、氢能等资源,大力发展化工新材料、海工装备制造等产业。整合贝壳堤、黄河岛、湿地、滩涂等文旅资源,加快发展滨海休闲、海洋文化体验旅游。放大“虾贝虫藻鱼”特色优势,积极发展海洋食品、海洋生物医药产业。临河发展规划。充分利用黄河“穿城而过”资源禀赋,加快黄河中央生态公园、黄河楼及蒲湖文创园、黄河植物园、黄河运动园、黄河农业园、黄河大道等项目建设,打造沿黄生态带、南海湿地、龙江湿地“一带两湿地”生态格局,推动城市从“四环五海”时代拓展到“黄河时代”。中心城区规划。大力提升主城区首位度及城市现代化、国际化水平,扩大人口规模,优化空间布局,提升城市能级,加快高铁、科创、康养等片区建设,强化先进制造、创新研发、商务会展、文化创意、商贸休闲等功能,不断增强“品质滨州”的承载力、辐射力。县域经济规划。以企业园区化、产业集群化为导向,以县域33个产业园区为载体,加快壮大特色主导产业,构筑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打造以县城为龙头、乡镇为节点、乡村为腹地的县域发展格局。
落实国家重大战略,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推进黄河战略发展
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交通基建工程。推动建设京沪高铁二通道、济滨高铁,积极推进环渤海高铁建设,加快秦滨高速海域段、漳卫新河特大桥和G丹东线建设,加快博港铁路电气化改造前期工作,黄骅港物流通道、管道建设研究实施,滨港铁路二期上半年通车运营,提高黄大铁路铁海联运综合效益,加快构建“六高五铁十专线十高速”纵横畅通、机场港口立体联通格局,真正凸显滨州“融入京津冀、贯穿南北中、联通环渤海、衔接关内外”的战略地位。项目人才招引工程。充分发挥我市比较优势,积极承接京津产业转移和人才流动,特别是强化主攻天津“双招双引”力度,瞄准北京、天津高端装备制造、化工新材料、汽车等优势产业,全力吸引外迁项目、高端人才、优势资本落户我市。尤其要深化与京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对接合作,打造科研成果转化基地。
推进黄河战略发展。打造黄河流域生态明珠城市和经济发展重要增长极。生态工程。加快推进沿黄生态廊道、黄河滩区生态治理、黄河岛湿地生态修复等重点工程,建设高标准农田50万亩,实施万亩灌区农业节水工程,打造黄河下游绿色生态长廊。水利工程。推进水资源保障、水生态修复、水环境治理、水灾害防治一体化,全面推行节水行动,实施平原水库增容改造和新建工程,启动“水亿方”鲁北水库规划建设。文体工程。高标准建设黄河文化旅游带,黄河楼建成开放,加快建设蒲湖文化创意产业园、黄河文化小镇等项目,叫响“看母亲河,到滨州去”,让黄河文化活起来、热起来。产业项目。大力推动“粮食加工”向“食品生产”转型,发展功能性食品、营养保健食品、休闲方便食品,全力打造国家级食品产业基地。立足沾化冬枣、阳信鸭梨和肉牛等特色产业,抓好规模经营、品质效应、品牌提升等工作,大力招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企业,向精深加工发力,推动产业提质增效。
“双型”城市建设重点实施四大工程
平台升级工程。把渤海科创城打造成为省级创新发展聚集地和区域经济增长极。全力推动“五院十校N基地”建设,突出渤海先进技术研究院服务功能完善和作用发挥升级,启动二期工程及公共实训基地项目。支持魏桥国科研究院创建国家级铝基复合材料重点实验室,推进与国科大全面合作。企业培育工程。完善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体系,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倍增计划、高新技术企业扩容提质计划,培育更多“单项冠军”“瞪羚”“独角兽”“专精特新”企业,力促大中小企业集群发展。人才集聚工程。深化“三进”工程,推进“赋能职教名城”创建。办好“滨州人才节”、“赢在滨州”创业大赛,建立“人才贡献度评价”机制。要素赋能工程。配套出台组合式激励、普惠式优惠政策,不断创新政策空间。优化科技、高新技术、文化、教育、医疗、物流、租赁住房等支持政策。
产业转型升级做到“三坚决一促进”
在打造产业基础“强基”、产业配套“强链”、动能转换“强劲”的智能制造强市上持续发力,做到“三坚决一促进”。
坚决淘汰落后动能。大力推动节能降碳绿色发展,启动新一轮“四减四增”行动,形成上新压旧、上大压小、上高压低、上整压散的动能转换长效机制。组建产权交易集团,拓展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功能,促进用能权、用水权、碳排放权等要素市场化交易、高效化配置。
坚决改造提升传统动能。鼓励魏桥、京博、西王、滨化等领航型企业牵头建立行业联盟,提高主导产业、主要产品质量效益。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开展“百项技改、千企转型”计划,抓好重点技改项目。聚焦轻量化铝基复合材料发展方向,加速向汽车轻量化、航空航天、轨道交通、高端电子型材等高端产业延链,打造世界高端铝业基地;瞄准精细化工、新材料、新能源发展方向,打造世界高端化工产业基地;围绕服装创意设计、家纺智能制造、绿色大健康等领域,打造世界纺织家纺服装产业基地;围绕产品深加工、品牌提升两大战略,全力打造国家级优质畜牧和水产品基地。
坚决培育壮大新动能。拥抱新经济,培育发展新动能,抢占高质量发展的制高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聚焦大数据、物联网、氢能、特种功能材料、电子商务等重点领域,在建链、补链、强链上下功夫。发展现代服务业。突出发展工业设计、服务贸易、文化创意、智慧物流等新业态,支持物流企业发展车联网,推进智慧物流配送中心建设。
促进资本市场。做好债券基金引用,上市企业培育。年内新增上市企业2家,确保实现新突破。
持续深化改革开放,让政务服务便利化、要素配置市场化、开放平台多元化
政务服务便利化。推进政务服务全领域流程再造,提升“互联网+政务服务”能力,推行无差别“一窗受理、一链办理”、落实承诺容缺和并联审批,全市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保持在98%以上。
要素配置市场化。深入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分类分层推进混改,完善公司治理,履行社会责任,让“压舱石”作用发挥更加充分。深化“亩均论英雄”,推动“亩产效益”评价规上规下企业全覆盖,建立优质项目保障清单制度。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加大与重点高校、知名教育集团合作,完善公办民助办学模式,提升滨州教育层次和质量。
开放平台多元化。瞄准国际国内产业链、供应链调整融合方向,打造一批对外开放的多元化、高能级平台。复制“链上自贸”保税展示展销等自贸区试点政策。加快滨州内陆港建设,加快建设海关特殊监管区、特色进出口监管场地、公用型海外仓。深化与信用保险公司、进出口银行紧密型合作,拓展跨境电商、市场采购贸易方式等新模式,持续提升滨州开放能级和水平。
推进乡村振兴,实行“三大行动”
聚焦促进农业高质高效、农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推进“三大行动”。
实施科技兴农行动。积极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创建,全力争创国家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推广邹平农业规模化生产、社会化服务、智慧化管理的经验,创新生产经营体系,提高农业产业效益。推进水肥药一体化、农业装备科技化,实施“两全两高”示范创建工程。加快黄河三角洲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改革建设步伐。重点研究推广盐碱地药材种植及农作物、蔬菜、林果品质改良提升,让农民用最好的技术种出最优质的农产品,获取最丰厚的利润。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加快补齐公共服务短板,加强普惠性、兜底性、基础性民生建设,加大“四好农村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强全科医生和乡医队伍建设,持续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启动新一轮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全面提升村容村貌。实施农民增收行动。精准落实农业补贴等惠农政策,实施技能农民培育工程,巩固农村集体产权改革成果。搭建农业融资平台,发挥农担公司、“鲁担惠农贷”等平台作用,积极解决涉农企业和农户资金难题。
优化营商环境,使文化归属、城市品质和政策实效发生根本性变化
营商环境好不好,直接见效靠改善政务环境,深层次、根本性变化在于文化归属、城市品质和政策实效。做好“智者智城”形象宣传。深入挖掘黄河文化、孙子文化内涵,建设孙子文化研究中心,探索开展国际化文化交流活动。加大城市精神、城市口号、城市标识、市花市树等城市大众文化建设,持续积累城市知名度、美誉度和归属感。提升城市开放度。发展会展经济、现代商务,制定全市会展活动年度指导目录和考核办法,举办世界高端铝业峰会、世界家纺大会等展会、峰会、论坛活动,办好国际学校、医院、国际社区。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出台《滨州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组织好“滨州企业日”系列活动。服务滨州籍在外人士。积极搭建对接平台、畅通联络渠道,常态化开展在外企业家、人才返乡对接活动,主动做好“走出去”服务和“引回来”合作文章。
全力保障民生需求,确保低保、社保、医保等民生指标进入全省第一方阵
聚焦就业收入、基础教育、公共卫生、基础设施等群众忧盼问题,坚持问题导向,大力压减政府一般性支出,全力保障民生需求,确保低保、社保、医保等民生指标进入全省第一方阵。
实施社会保障提升工程。提升社保基金使用效能,构建民生兜底保障网。积极推进就业创业促进工程,完成城镇新增就业任务。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全面夯实住房保障。完善“e家大救助”综合信息平台。稳步提高医疗保障水平。建成“三院”项目,深化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推动从“病有所医”到“病有良医”转变。全面优化医保服务水平,创新医保支付方式,提高基本医保报销比例。抓牢安全发展底线。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切实加强网络信息、食品药品等领域安全监管,抓好安全生产、信访维稳、基层治理等工作,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持续保持社会大局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