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以来,人社部党组坚定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全系统展开行风建设三年行动,治痛点、疏堵点,正行风、树新风,打造群众满意的人社服务。
深入推进行风建设
各地有哪些创新?
今天来看看
辽宁丹东、黑龙江齐齐哈尔、上海、
浙江、安徽宣城、江西
怎么做
辽宁丹东
“办不成事”反映窗口
打造“痛快办”服务新路径
丹东市人社局在实施“人社服务快办行动”、创新开展网上办、一窗办、自助办、掌上办、就近办、上门办“六个办”服务模式的基础上,坚持刀刃向内,补短板、强弱项,首创“办不成事”反映窗口。
1
首创“一个窗口”
年年初,丹东市人社局党组解放思想,转变思维,下定决心,在三楼咨询服务台正式挂牌,创立了“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办不成事”反映窗口遵循“公开、公正、合法、高效、便捷、痛快”的工作原则,受理人社系统提供政务服务过程中群众反映的“办不成事”问题。
2
实现“两个目的”
通过“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发挥倒逼作用,刀刃向内,提高所有窗口的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促进人社政务服务提质升级。
为“办不成事”的群众投诉有门,开辟专门渠道,只要群众在人社系统有办不成的事,都可以到“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反映,让群众“办不成事”有地方找、有人帮。
3
实行“三种处理方式”
建立“1、3、5”办结机制
办事群众到“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反映问题后,工作人员将对问题进行编号登记,填写《市人社局“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受理问题转办单》,根据“办不成事”不同原因,分类处理:
第一种方式,对因群众诉求不清、材料不全等主观原因导致的“办不成事”,由“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工作人员负责引导、指导群众办理办结。
第二种方式,对因正常窗口工作人员思想不解放、服务意识不强、方法不够灵活、政策掌握不全面等主观原因导致的“办不成事”,由“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工作人员第一时间调度科室(部门)负责人现场答复群众。
第三种方式,对因历史遗留问题、因政策瓶颈等客观原因导致的“办不成事”,规范程序、阳光操作、特事特办,用改革创新办法解决问题,并形成制度创新成果。
建立“1、3、5”办结机制:
“1”是指,对相对简单事项,由值班领导、“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工作人员调度各方1天之内研究解决。
“3”是指,对相对复杂事项,由中心党委3天之内研究解决。
“5”是指,对中心党委研究后,仍然没有解决的疑难问题,提交局党组会议5天之内研究,做出决定。
4
开辟“四种受理渠道”
线下1种受理渠道。即在大厅三楼设置“办不成事”反映窗口,选拔8名工作人员,每天由一名副处级领导值班,值班领导可以代表局党组随时调度上至局长,下至科员(任何领导、任何科室、任何人员),现场解答解决问题。设立了“办不成事”反映窗口研究室,如果窗口人员多,问题涉及多部门、多科室的复杂业务,值班领导召集组织相关科室和部门到研究室集体研究。同时,在“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安装上访视频监控系统,实时监控窗口人员办事态度和方法,防止借用“办不成事”反映窗口特殊权限违规违法办事。
线上3种受理渠道。即电话热线、业务热线和丹东人社